10年跟拍《00后》紀錄片 教育焦慮如影隨形 2017-09-19 13:36:34.0
這個故事的跨度長達10年,這部紀錄片的主人公是一群00后。
當2006年那個遙遠的夏天午后現已一去不復返,2009年紀錄電影《小人國》和電視紀錄片《生長的隱秘》、2012年電視紀錄片《生長的隱秘之小學年代》中的孩子們,現已長成了少年。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張同路和他的團隊第3次扛起攝像機,完成了紀錄片《00后》,近期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。
孩子們曾經在同一所幼兒園中游玩,然后,從一同的起點動身,家長和孩子們一同作出了不同的挑選:有的進入公立小學,行走在學習成績與本質培育的鋼絲繩上;有的進入私立學校,壓力相對小,又保存隨時回歸的可能;有的進入家庭學校,期望為特性開展供給最大的空間;有的爽性全家移民,直接承受國外教育……
總導演張同路說:“在00后的生長過程中,挑選什么樣的教育是一個中心問題。在放養(yǎng)天性和標準約束的二元對立中,我也曾迷信自由的力氣。但問題的中心在于,孩子并非只要兩種形式,而是星斗一樣各自獨立,熠熠生輝。”
這是一場關于教育的雄偉試驗
《00后》系列分為5集,分別是《愛的方程式》《韶光若倒流》《生長單行道》《一一的國際》《朋友這件事》,繪制出一幅我國教育的真實畫卷:不同特性的孩子,在不同的教育形式下,生長為不同的人;而每一個孩子的生長歷程,都是不行復制的生命故事。
張同路坦言,2006年開拍時,并沒有想到能跟10年,“那是我國紀錄片最不景氣的時分,沒有資金保證,沒有好的渠道,更看不到更遠的遠景”。
拍照,純粹是出于對孩子的獵奇。
“00后經歷了教育的試驗,這是一個雄偉的社會試驗。我國在21世紀之后,經濟結構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,為孩子生長供給了新的空間,也為家長供給了讓孩子承受特性化教育的社會基礎。”張同路說。
《00后》的小主人公們都來自同一個幼兒園“芭學園”,家長把孩子送進這所姓名來源于《窗邊的小豆豆》的幼兒園,現已傳達了一種教育理念。張同路說:“我國社會富裕后,家長重視的不僅是孩子讀書好不好,還重視孩子的品格開展和心理健康。教育的特性化,為這代人供給新的生長關鍵。”
第一年,攝像師和錄音師全程在幼兒園跟拍,“像兩棵會移動的樹”,來得比孩子早,走得比孩子晚。“幼兒園的孩子還小,有時分也會對攝像機做個怪臉,還說收音的話筒是毛毛蟲,但很快他們就把這個事兒忘了,去做自己的事,拍起來十分自然。”
在拍照過程中,張同路發(fā)現,00后的特性十分明顯,3歲的孩子就會說“我有權力這樣”,從中也可以看出家長對孩子特性的尊重。“這一代人更本真、更獨立,更靠近生命正本的意義,不必考慮太多其他要素,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生命的開展中。”